学生佳作欣赏——江南碎梦(外一篇)

2022-06-15 17:09:01 waishichu 292

江南碎梦(外一篇)

高2023届14班 黄可欣 / 指导教师 刘小全

 

见过青与黛晕色的美

那是一场梦

有关江南的

一场易碎的梦

……

黄梅时节,晓雾初散。我脱了蓑衣,徐徐走进湖心亭。我曾读过《湖心亭看雪》,其事甚是风雅。我爱那繁华盛世的一隅静地,爱那一份净心。亭中无人,在几案上留下一锭纹银。坐在炉前,轻摇团扇,热气烧酒。酒香伴着远处传来的《折杨柳》甚是动人,酒未入口却早已沉醉。看着美如画卷的西湖景,却不知我与那酒香,早已美入画卷。

 一壶烧酒入喉,暖了身,热了心。离了湖心亭,我撑船漫步到“断桥残雪”。世人皆赞那冬雪时的琉璃世界,我却独喜它黄梅时节的清爽夏意。夏日的清风让玉白的裙带轻轻起舞,吹散了酒的燥热,心的躁动。偶有行人三两成群地迎面走来继续谈笑风生,与我萍水相逢,又与我擦肩而过。他们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故事,就如西湖的莲,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风韵。

走过断桥残雪,又到了曲苑。已是午时,路上行人变得稀稀落落,恰逢曲苑开戏,曲苑风荷是饶有名气的。我却不爱那些打打闹闹给游人唱的打戏,便是冲着那戏台下的藕粉桂花糖糕可以当做午饭,才买了戏票进去听戏。曲苑的荷没有西湖中的荷花期早,一个个粉嫩的花苞在荷叶的庇护下随着风儿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滋味。到了戏台下,我选了一个角落坐下,囫囵的吃了几块糖糕才看起台上的戏。原唱的是《桃花扇》中李香君血洒扇面那一出,我素日是爱《桃花扇》的,但也只看过戏本,未看过戏。只见台上那花旦一身桃花裙,香腮脂容,咿咿呀呀的唱着曲儿,好不讨人喜欢。

看完戏,走出曲苑。天却不作美,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我撑起一把伞,漫步在“柳浪闻莺”中。雨儿惊走了莺儿,却留下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景。青石板也被雨染成了好看的碧色,就连石缝中的青苔也显得格外娇媚动人。路人稀稀落落,伴着雨声,一人一伞轻轻地走着,好不风雅,好不快活。

天色渐晚,雨也渐渐停了。曲苑貌似开了集会,吃过晚饭的人都向曲苑奔走。我收了伞,逆着人流,走进那夜晚无人问津的画堂。我在画堂的走廊,抱着湿漉漉的油纸伞,一个人彳亍着。觉着有些冷,有些孤独,却也不后悔没有跟着人流去赶集。不是我不爱那份烟火人气,只是我一个人随性惯了,若让我去凑热闹,反而不自在,忽而背后传来二胡拉的《青石巷》,很是应景,很是动人,但我却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脚步。那二胡声愈发的近了,只见一人,拿着一把二胡与我擦肩而过。我没有侧脸去看他,他也仿佛没有看到我,自顾自的拉着曲子,缓缓地向前走去。我却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月光打在了他的青袍上,映在墙上,映出了一片暖色。我不知为何,觉得面颊微痒,用抱伞的手一摸,有些湿润,却不知是雨还是泪。我眼神朦胧的看着那人,我觉得我见过他,是他?还是她?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走向前去看,我怕他不是他,他也不是她。只是站在原地,听着渐渐远去的曲声,看着他走尽这长廊,消失在灯火阑珊处。

“姐姐,快醒醒!”不知何处传来这清脆的童声,我一抬头,只觉头晕脑胀。只见小妹慌张地说母亲让我去散步。我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原是我在书桌上铺好案纸想画梦中的江南景,却不知怎么扶在桌上睡着了。手中的青黛两管颜料在睡梦中被我挤在宣纸上,被泪晕出了好看的间色。我本想拿起那张纸,却未料太用力,湿润的纸破了。小妹有些可惜地说,那么好看的画破了。我摸了摸小妹的头,揉了揉发红的眼眶,把纸放好,拉着小妹的手走出书房,自言自语道,“原不过是一场梦,一场易碎的梦罢了。”

 

那是一场梦

有关江南的

一场易碎的梦

我不愿去江南

我怕那江南

不是我的江南

我也怕那场梦

是场易碎的梦

怕那梦中的人

是个易碎的人

……

 

 

 

经历无数个冬夏后

那个凄清的园子

因为回忆

显得不再凄清

……

 

大概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个园子,走进那里,身与心仿佛都脱离了自己,有了安定的归宿。而我的那个园子,是一个名叫棠湖的公园……

 

海棠院

暮春时节,百花争艳,唯有棠湖公园里的海棠显得春意迟迟。最喜在这个时候穿一身玉白的罗纱衣裳,踏着朝露,到这里静坐。海棠未开,像是含羞,露水沿着新发的枝干淌到花苞上,染得花苞脸红。

曾读过李易安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日雨水少,极少见此景。但那些娇嫩的花苞在春日的暖风中,不免也会落红。从前见过一女子,眉目含愁,在清晨带着一香囊到海棠院拾红。不禁让我想起黛玉葬花,我不像宝玉一般,认为她如龄官一样东施效颦。我以为女子就犹如这朵朵海棠,倚枝的有温润美,挺立的有傲骨美,各有各的眉目,各有各的美。她若在花下写字,大概也不会如龄官一般写“蔷”字。愿她写下自己的芳名,如这海棠一般,不为别人美丽,只为自己绽放。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棠湖公园里有一处轩馆便名为竹里馆。取名虽如此,但我觉得它更像《红楼梦》中潇湘妃子的住所——潇湘馆。夏日里,我常捧一本古书到这儿,倚着脱漆的朱红回廊,慢慢默读。中庭有一清池,它没有碧玉的沉静,也没有翡翠的庄重。它是清风似的一缕碧,绿波似的一缥翠,可以飘到我身边,飞入我心房。四周的翠竹映在池中,像是把青的黛的颜料洒入水中似的,轻轻舞着,美得让人发神。

略觉得口渴,便可到外馆的竹林里摘一些竹芯,再到旁边的守馆房讨些滚水泡着喝。这水入口清凉,回味甘苦。听老人说,这是贫苦年代茶叶的替代品,而今这些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洪流奔走了。捧着一杯竹清香,一口是竹里馆,两口是历史的味道。

 

映月楼

秋风簌簌,棠湖公园里的银杏被染黄了,秋海棠也被吹开了。我最喜月朗星稀时到临水近月的映月楼倚栏独坐。银杏叶伴着秋风落入湖中,衬着月光,似一叶扁舟,时起时落,别有美感。秋海棠也飘入湖中,大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之意,招人怜爱。

偶尔也乘着楼旁的木舟同姐姐夜游。我是不爱那些新颖别致的脚踏船的,那些船都有凉篷,吹不到晚风,看不到星月。我也会学着《家》中描写的那样,站在船头,拿出横笛,吹一段《梅花三弄》。虽不甚娴熟动听,但也自娱自乐,心畅神怡。

 

熏风塔

成都的冬日是不下雪的,虽没有琉璃世界的晶莹动人,但朝雾的朦胧仙境也别有一番风味。我爱在这时穿上淡紫的汉服,披一个豆绿的披风,去棠湖公园的熏风塔。熏风塔在蒋宛祠内,蒋宛祠在园内是没有路标的,只有熏风塔有。蒋宛是明朝时期双流的父母官,因为官清廉、善待百姓,老百姓在其西去后捐款为他修筑了此祠堂。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和他的事迹已经快被人们淡忘了。

登上布满青苔的台阶,推开积了灰尘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仙气缭绕、高耸入云的木塔。我提着裙角,小心翼翼地走入塔内,轻轻拾级而上。这座塔真的寂寞了,寂寞到近几年翻新公园,人们也不约而同的忘记了它。但木柱上遗留的“到此一游”等涂鸦,还可以看出它曾经的热闹繁华。到了塔顶,往窗外望去,是双流的整个老城区。这座塔曾是双流最高的建筑,站在这里看双流,就会发现人是那么渺小。所有的事都变成了小事,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小人,每个人做好自己,就够了。但现在新城区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人都在快节奏的社会里追名逐利,再也没有一座塔,可以让他们看到这些了。

棠湖公园现在虽然少有年轻人问津,但它永远是我身与心的归宿,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愿经历几多春秋后

那个被人们淡忘的园子

因为回忆显得不再模糊

……

 

 

 

以戏成全余生愿,世间再无程蝶衣

高2023届4班 陈秀珍 / 指导教师 蔡汝晓

 

说好了唱一辈子的,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个时辰,差一秒都不是一辈子。

——题记

 

或许一开始就是错的。清末,母亲将他卖到戏班时,他的人生注定就和戏所交洽融汇。他长得俊俏,嗓音也美。毋庸置疑,旦角,是他的宿命。他进了戏班后,被师兄弟欺负、排挤,却始终都有一个人保护他。这个人,叫小石头,是他的师哥。不知何时起,他对师哥有了别样的深厚感情。

他唱女腔、学女形,久而久之,心理也发生了转变,仿佛整个人都成了戏中所饰的女角。他与戏分不开了。到了年岁,他和师哥唱了第一台戏《霸王别姬》。一戏成名,深受追捧,他是个角儿了。他和师哥都有了新名字,他叫程蝶衣,师哥叫段小楼。他们的崛起不是昙花一现的偶然,而是百川归海的历史必然。他们搭档,唱了一次又一次,卖力地唱,玩命地唱,唱热了北平城,唱火了全中国。

他唱虞姬,段小楼唱霸王,唱了半辈子。程蝶衣本以为可以和段小楼唱一辈子的戏,却不想,上天总爱给他开一个玩笑。菊仙出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她妩媚、多情,却可以为了霸王洗净铅华。两个虞姬争一个霸王,总有一个是要下台的。毫无疑问,这场争斗中,蝶衣败了。段小楼和菊仙成亲后,段小楼因不肯给日军唱戏而被日军扣捕,菊仙无可奈何,去求名气正旺的蝶衣替段小楼唱一曲。蝶衣和她谈好条件,应了这事,化好妆,换好戏服,捏着兰花指,拿着调儿,给日军唱完了戏。段小楼自由了,出来却先是一啐,接着给了蝶衣一顿冷嘲热讽,骂他卖国,不知羞耻。菊仙挽着段小楼的胳膊转头走了,裙子扬起尘土,直呛得蝶衣心口发酸。

可笑!

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段小楼刚直一生,却还是在红卫兵面前低下了头。他揭发,揭发蝶衣,揭发菊仙,揭发他们不为人知藏在心底的阴暗,撕开他们的伤疤,让他们的伤口裸露在外,展现给众人。他揭发一切的一切,只为苟活。什么正气、什么大梦、什么霸王,从那一刻起便不复存在。蝶衣终于受不了生理心理的双重迫害,像疯了似的,对他用情一生的霸王以及身旁的虞姬大吼:“你们都骗我!我揭发,我揭发!我揭发断壁残垣,我揭发姹紫嫣红!”那一刻,我的泪不受控制。

可笑!

回家后,菊仙穿着嫁衣上吊自杀了。蝶衣拔剑自刎。死的终究是虞姬,却不是霸王,那莫不如身死戏台,以戏成全余生愿,世间再无程蝶衣。虞姬有虞姬的气节,霸王却无霸王的风骨。段小楼,你苍凉一生,终将是将身边之人送入坟场!

可笑!

上天总爱开玩笑,虞姬死了,蝶衣自刎没死,他清醒了,默默走完了余生。

人纵有万般能耐,终也敌不过天命。说的是虞姬,也是蝶衣。

 


移动电话
课程介绍
学校位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