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变革,激发课堂新活力
2020年11月6日上午,双流艺体中心历史学科组在历史学科组长晏酶老师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双流棠湖中学,参加“四川云教棠中联盟校首次学术年会暨教学研讨会”,学习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学院主任吴刚平教授的讲座:《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先向大家展示了新课标下的课程结构和核心素养的课标要求。从国家政策层面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的,听出来的,这对教学模型和教学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科合作素养在课堂落实太难,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困难重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刚平教授向大家讲授了高中教学方式变革的知识观基础。时代急需的是新的教学知识观,更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内在性、主观性。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实现知识性质和类别的转换。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在教学中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事实性知识在记中学。方法性知识是会做会用的知识,回答怎么学和用的问题。方法是无法通过讲授达成的,教师讲授学科方法和学习方法存在风险。方法性知识是在做中学,通过学科阅读、读书笔记、合作研讨、问题解决获得。价值性知识是观念系统和学科思维;是最高知识形态;回答学科和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即为什么学的问题。价值性知识需要悟中学。观念系统的讲授与说教很难达成目标,价值性知识蜕变为事实性知识容易带来教学问题。价值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精神支柱和主要动力,主体部分是“三观”。学生在学科实践中,经历学科思想路线和探究体验,建立自我与世界、与人生、与价值的学科视角。三种知识形态中方法性知识是最核心的。
在了解了知识基础观之后,吴教授还向大家传授了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包含课堂预习、自我检测、交流问题、交流问题、教师讲解,课堂小结、针对性练习。在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有行为指令和内容指令,让学生清晰的制度各个环节应该做什么。
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深奥难懂,但吴刚平教授以其幽默的语言和通俗的例子,深入浅出,让与会者在笑声中理解了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学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历史学科组成员在此次幽默风趣的讲座中收获颇丰,对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学科组会,满满的都是干货!